于我, 怼圈既是陪伴成长的开源社群, 也是我参与打磨的产品. 从开源社群的角度讲, 我已将运行的行动列出清单, 新老怼友们可以继续延续使用, 使怼圈持续运转, 这也是新老怼友们要学习的过程.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 上面的两大能力成果可以预示着怼圈1.0完成, 下一个阶段是2.0.
我既是用户,又是出品人. 从用户的角度, 要将这个系统和外界的环境结合和对比, 用起来. 从出品人的角度, 希望用户在这个产品里孵化作品出来.
先小结1.0:
种花结果
自2017年4月1日起, 投入时间和行动:
- 16 个月
- 229 个小时怼圈, 330 个小时 Python, 110 个小时 writer
- 69 周怼周会
- 144 个 issue
- 10 篇 wiki
- 133 篇博客
有两大能力成果:
- 一个完整的招新方案及执行
- 一个梳理怼圈价值和行为的问卷
有两大项目成果:
- 1 个 Python 的数据可视化展示
- 1 本 gitbook
有收获 - 长期陪伴的怼友
- 聚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的场
能力成果1. 梳理怼圈
每次招新都是一次迭代, 经历了四次招新. 本次招新是一次系统的梳理. 我从信息流/价值观/最小行动/入怼门槛 四点对怼圈进行了总结, 以问卷的形式: 进自怼圈一起怼么
以2018年8月1日为分界线, 之前入圈的活跃的怼友们填写的报告, 新怼友及有意向加入怼圈的报告, 下图中, 左边是新怼友的情况, 右边是老怼友的情况.
在这里可以看出新老怼友的不同, 给新怼友一个行动的方向. 此外, 这个问卷还有招新和阶段性自查的作用.
能力成果2. 招新行动方案
- 用一个 issue 将整个招新过程拎起来, 组织完成.
|
|
怼友印象 @liguanghe
珍教, 在株洲银行系统工作的妈妈, 她喜欢音乐/英语/编程, 通过网络和世界上前卫的极客们交流. 她是最早开始整理怼圈issue 规则的人.
熊本, 从医学生转到经济的跨界小能手, 省钱专家, 乐观向上, 琢磨发布怼周刊, 并写出了怼周刊发布指南.
小鹤, 从法院出来的不喜欢当事人的律师, 梦想家, 喜欢和社群中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聊天, 做项目. 持续时间记录, 每天运动, 写博客. 怼圈里一半的 wiki 是她写的.
小明, 在深圳做互联网电商的安静小男生, 每周会参加怼周会, 一起写过时间账单项目的代码.
大妈, 多大的开源社区都能建起来的工程师, 无比耐心和话痨的教育者, 持续记录时间, 信息量级大. 及时怼着怼圈所有人.
从用, 与身边环境格格不入直到开始编程后如鱼得水的全栈, 一个人就是一个军队, 长得也很帅.
沥川, 学习力和专注力都很强的平和的人. 怼圈深度学习项目的组织者.
蕙蕙, 安静的有节奏的学习着的老师, 坚持时间记录, 静静地维护着怼圈的节奏, 代出晚出的怼周刊, 发布季度开启 issue.
浚宇, 喜欢组织活动和研究输出及知识创造系统的管理者, 居家好男人.
雨明, 在广州喜欢健身英语很棒的产品经理, 听阳老师的话谈的恋爱, 在广州会经常见到他. 怼圈 lifton 项目的组织者.
蔡俊, 最近在做物联网的工程师, 代码写的溜, 新东西也学的溜. 自在.
这些人是我从去年4月1日到现在, 在怼圈持续接触着, 有一起做项目的, 一起维护怼圈的, 每周怼周会发言的.
2.0
我跟怼圈里其他怼友都不同的是, 这一年多, 不需要接触其他较低效的工作系统和低沟通的工作环境, 这让我接受了这种高层次的工作系统. 怼圈也需要外界的交流和刺激, 让这个圈持续的有新鲜的刺激和机会.
我的2.0是进入社会, 开始新的工作. 对比不同的信息流, 将这个信息流引入到新的环境中. 也将外部的信息引入到自怼圈. 打通怼圈内外.
如果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比如沥川, 目标是算法工程师, 和圈里的小伙伴组队打算法比赛, 实现转行. 比如从用, 自己发现商业机会, 以自己的能力快速实现并变现. 这是理想的状态, 跟其他人合作时, 也可以继续延续怼圈的信息流和开放自由的人际关系.
怼圈的信息流和自由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适合出产产品和创业的. 只是我没有树立起商业目标. 那么就到真实的商业社会里寻找目标/伙伴和需求, 结合在怼圈养成的好习惯, 把项目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