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力冲向一块砖 -- 我是那块砖

每天上班骑车,过广州大桥,下坡拐角处都会轧过一块砖。是特定的这一块,刚好是拐角角度、斜坡长度等等原因,每辆两轮车下来时,就冲轧那一块,周边的砖就很少碰到。

客户希望让项目上的一个人来担当、了解全局、指派任务、解决问题,也就是那块砖。

这块砖后来怎么样了呢?碎了呗,怎么不碎呢~?

1. 需要一块坚硬无比的砖,但是这块砖很难找,或者很贵,或者不在本地。

在一般的驻场项目中,具体的商务和项目经理合力形成这块砖。同一个客户驻场项目比较多的时候,就由商务和项目经理们的老大一起。也就是比较硬的砖。而在本项目中,广州的项目,商务人员在深圳,项目总在北京。也就是,这块砖没撑起来。

2. 不够硬就会碎掉,或者变得很滑。

三个项目经理里面有一个来兼任,但这种冲击的传导,很容易在领导面前表现出自己没做好的地方,吃力不讨好,也会影响与其他两位的关系,而天天在一个项目上日常相处的状态,是需要很舒服和信任的。那么比较领头的项目经理,在这个时候更多是 – 不关我事。这就是一块滑的砖。

3. 因为碎的太频繁,也就不怎么修,换了一块灵活的,在那里敷衍。

将商务常年派在项目上,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项目上的绩效也由商务来出,但因为项目质量是商务无法理解、量化并支付的,客户也提不出明确的指标。衍生出大量需要处理和应付的问题。相当于派一个商务来解决项目上的问题,但会经常找不到人。这是一块灵活的砖,随时会启走,去铺别的路。

4. 砖太软了,就起不到传导的功能,还可能陷进去无处着力。

找一个综合能力尚可,沟通能力也可,并且长期能在项目上的人过来,然而这并不是在三个项目经理之上的直系领导,甚至不是一个部门。这个人上面还有另外一个部门的领导。并且和商务也不是一个部门。在这种架构之下,任何一件事情,需要上面三层人来扯皮理顺谁来做事情。时间变得更慢了。商务也完全不露面了。

5. 把相关的砖都拢到一起,一起来受力。

客户也发现了上面的情况,把所有相关的人都拉到一起群里,想将大家绑定,但这时候发现,很多话没法说。线上文字沟通就是会产生误解。也会有无法指派的情况。

6. 给这块砖支持和成长的时间,让它变硬。这块砖都需要避震的功能。把这块砖和其他的砖用特定的结构黏连在一起,传导力,传导的越快速越好。把上面的力分解,给力。

不能清楚的把上面的过程想清楚的领导,在选择这块砖上,没有规划,只能拿一块块的砖去试。试了两年,消耗客户的积极情绪。不仅不给到支持,还要增加压力,这只会加快压碎这块砖的速度。

现在有新的领导来承担和统筹任务。希望这个领导,先担起要承担起的任务来,担起所有的责任,和客户建立联系和稳定的关系。领导要梳理出这块砖上的结构,柔和整体氛围,实现信息的流通和任务的达成。如果没有,就会继续消耗。

7. 这块砖上受力及卸力的记录、分析、拆解、尝试、复盘。

日常记录仍然非常重要,这块砖要从每日任务中,逐渐了解客户情况,统筹分析,给到领导。在做这件事上,耗费掉的精力,和压力过来时的心理马杀鸡,已经值得一份工钱。此外的基本工作量,就需要其他的传导,或者思考。

掌握这块砖应该有的技术知识、客户的技术现状,不断归纳这部分内容。明确表述客户各方面需求。逐渐减少部门已有知识的重复和损耗。

给到领导列表,告知哪里是由哪个部门来持续更新的,让领导有全局意识,让领导来督促大家填写。每次面向客户出材料时,从这个文件夹里找材料出具。

工作任务形成合力,目前,领导刚刚建立起任务汇报渠道,还没有建立知识内容的汇聚渠道。日常先记着,等一段时间。